欧宝直播足球直播

我们找到了酷云、索福瑞、尼尔森三家公司负责人聊了聊实时收视率的那些事

来源:欧宝直播足球直播    发布时间:2024-09-05 23:20:25

产品详情

  什么是实时收视率?与传统的收视率调查有何异同?实时收视数据究竟为何受到电视人的追捧?不同的收视数据又有哪些不同的逻辑、路径和方法?实时收视率对于内容市场能带来哪些现实的价值和指导?“看电视”走访了酷云、CSM、尼尔森网联,全方位揭秘实时收视背后的那些事。

  如今,每到周末大型节目扎堆的日子,朋友圈就变成了营销和推广的战场,除了充斥的各类海报、文章,晒实时收视率截图也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性的手段,特别是当收视图表上的曲线表现得相当强劲的时候。

  大概是从2014年开始,实时收视进入电视行业的视野,以往至少隔天才能看到的收视情况在节目播出时就能被实时观测,这对于内容生产创作和传播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没用很长的时间,实时收视就发展成了一个行业热点话题。

  纵观目前提供实时收视服务的公司和机构,酷云应该算是将实时数据公开化的始作俑者,相继推出了酷云EYE和酷云EYE PRO等相关实时收视率产品。

  而除了网络公司的入局之外,目前,索福瑞等传统收视率调查研究机构也开始了实时收视率的开发和应用。CSM与欢网在去年底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基于互联网电视数据采集的实时收视率数据产品,在今年6月正式公开内测版本。

  尼尔森网联一直在推行海量样本收视率监测,在此基础上实际上已经推出了实时收视率产品,这是其大数据解决方案中开荒性质的尝试,尼尔森已经与固定客户展开多年合作,目前正在规划将更多的收视数据来进行公开和分享。

  什么是实时数据?与传统的收视率调查有何异同?实时收视数据究竟为何受到电视人的追捧?不同的收视数据又有哪些不同的逻辑、路径和方法?实时数据对于内容市场能带来哪些现实的价值和指导?

  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看电视”走访了目前市场上三家颇具代表性的提供实时收视数据产品的公司——酷云、CSM、尼尔森网联,全方位揭秘实时收视背后的那些事。

  最早为业界提供公开化的实时收视数据的酷云互动,并不是传统收视率调查的机构。酷云互动董事长、CEO在接受“看电视”采访时表示,进入实时收视领域确实是误打误撞的结果。

  2013年酷云成立伊始,一直定位于家庭互联网服务商,而智能化的电视大屏被看作是这家网络公司占领和争夺的领域。在2014年底,已经积累了上千万终端的用户数据,于是在无意中开始尝试一些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并在微博和贴吧上进行分享。

  彼时正值《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武媚娘传奇》等现象级节目和剧集接连热播,在粉丝效应的带动下,酷云的实时数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酷云目前的实时数据产品分公开性的酷云EYE和付费性质的酷云EYE PRO,“云计算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向一部分有专业数据需求的提供付费合作。”强调,所谓付费是抵消成本,而不是去影响数据,这是两个概念。

  目前在酷云EYE上能够正常的看到两个主要的指标,一个是关注度,与传统的收视率对标,一个是市占率,与传统的市场占有率对标。

  一开始连收视率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到如今已经与多家广电机构、影视制作机构和广告商建立了合作,认为,这套实时数据产品其实和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一样,是打动了用户心理。

  酷云的实时数据是基于大数据而产生的一套理论模式,与传统的抽样调查的收视率统计模式是两种不同的路径。将收视数据实时回传到服务云端,对其做多元化的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出电视收视的一些结论。目前酷云数据终端来源以智能电视为主,加上数字机顶盒、IPTV、OTT等渠道的终端数据,累积终端数据量已达到上亿级。

  目前来看,CSM提供的收视数据依旧是中国电视市场上的通用货币,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数据要在第二天得到。

  而在2015年12月,索福瑞与欢网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CSM—欢网实时收视率系统平台,今年“春晚”和“两会”的时候都尝试推出过实时数据。而在今年6月份,全国网实时数据互动平台已经公开测试版,紧接着52城数据也随之上线城以及一些重点城市的实时数据平台也将陆续被推出。

  索福瑞副总经理肖建兵负责实时收视数据和平台的建设工作,他告诉“看电视”,之所以要推出实时数据,其实就是基于目前的市场需求,“应该说中国电视行业对数据实时化的需求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计。”肖建兵说,实际上索福瑞的外方母公司在几年前已经收购了南美最大的做实时收视的公司IBOPE,而此公司在90年代就已经推出了实时收视的测量仪。

  如今索福瑞与欢网推出的实时收视平台是基于50万互联网电视机终端来采集的数据。但肖建兵告诉“看电视”,索福瑞—欢网的实时数据系统其实是大数据和小数据的融合,除了采用欢网提供的智能电视的实时大数据之外,还会在计算的过程中加入索福瑞的历史家庭收视比数据,以更准确地反映和预测出电视收视的情况。

  肖建兵介绍,实际上这套实时数据是一种附加产品,是现有产品的实时化服务,利用智能电视的大数据,同时加上CSM的历史数据,对第二天公布的收视数据做出一个准确的预测。

  这套数据有一个计算公式,其中代表历史家庭收视比的P值其实是CSM在大小数据融合过程中的核心方法所在,而理想的状态是,头一天的实时数据能够对第二天形成预测。

  除了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外,CSM也计划引进100台实时收视测量仪,在今年四季度开始在一些重点城市对测量仪做改造升级。

  另外一家收视调查公司尼尔森网联,是尼尔森集团在中国从事媒介领域研究的专业公司。尼尔森网联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弘告诉“看电视”,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尼尔森网联就开始减少了测量仪的投入,在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基于机顶盒软件植入进行大数据的采集。

  “大数据收视率并不是数据量越大越好。”在张弘看来,在收视率这个应用场景,只依赖一种数据源会存在很大的误差。

  目前,尼尔森网联拥有超过2000万户的直播大数据源,其中过半数据来自DTV(数字电视),除此以外还有IPTV和OTT。

  “无论非实时收视率还是实时收视率,最主要研究的正是直播的行为,而目前在国内拥有2.05亿户的DTV是最主要的直播频道收视渠道。”张弘认为,目前IPTV的电视行为区别于DTV,并且直播收视要低于DTV,而智能电视根据相关规定不能传输直播内容,直播行为则更低。“智能电视数据源只能作为直播收视的一个补充。”

  “实时收视率目前对直播频道的播出更多是参考意义,从安全播出的角度唯收视率化的导播改编是不太现实的。” 在张弘看来,实时收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下一步大数据同源到人、跨屏跨媒体测量的实现。

  中国电视行业已经表现出对实时收视的极大热情,实时数据的基础原理大数据更被看作未来电视收视调查和家庭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和趋势所在。

  无论背景有何差别,方法论几乎是被几家机构共同提起的一个话题。目前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基于样本统计收视的CSM,还是已经进行海量数据联网样本的尼尔森网联,或者是网络公司基因浓厚的酷云,在实时数据统计上都运用了大数据采集的理念和方式。

  在看来,酷云的实时数据采用的是与传统样本采集数据完全不同的一种理论,这套理论其实就是大数据的理论。而随着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这套理论的基础也会慢慢的强大,而在他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大数据理论在电视中的运用其实存在很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就是数据的海量性和实时性导致源头不会被污染,理论上来讲有一定的概率会更接近于真实,从源头上去干扰数据就变得失效了。但他也表示,大数据就目前来看,本身也有自己的缺点,这跟大数据的数据源一定要具有的几个特征有关系。

  “第一个特征毋庸置疑必须是海量数据,”表示,相对于中国上亿的收视观众,实际上即使是上千万的数据某一种意义上都不足以称为海量。而第二个特征就是分布要合理,从地域到人口都需要科学合理分布,而第三个特征是数据必须要多维,数据背后用户画像需要用多个维度去还原。而第四个特征,则是数据必须是一手的。

  大数据有着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苛刻的要求,因此如果一些条件没有办法满足,即使是大数据还原的也未必是真实和准确的。“无论是大数据还是抽样调查,理论上都是科学的,但都是有条件的科学。”说,二者采用的路径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为了还原中国电视收视这个真实的数值。

  而基于对大数据的这四点的理解,向“看电视”介绍,酷云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从海量样本上来说,目前酷云覆盖用户已经过亿。从分布的合理性上来说,酷云正在尝试覆盖整个家庭数据启动的终端,让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终端的数据都能够被采集到。

  “首先是搞定智能电视,目前我们已和市场上超过80%的智能电视品牌进行了合作,在电视出厂的时候会内置酷云的软件。”介绍,智能电视之外,广电机顶盒、IPTV和OTT也是酷云在拓展的数据采集终端来源。

  从多维特征上来看,目前酷云开发了ACR软件技术,与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进行合作,根据多方的数据去建立每个用户个体的画像,“实际上这是实现了从家庭收视到个体收视的一个技术门槛。”还向记者介绍,目前酷云的软件都是自主开发,信息都是一手来源,没有第三方的参与。“尽管还没做到完美,但满足这四点的要求,我们从始至终在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大数据的数据孤岛同样被肖建兵所提及,在他看来,从目前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和使用习惯来看,无论是数字电视机顶盒还是互联网电视,在数据采集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的集成,必然存在一些数据孤岛的问题。

  比如数字机顶盒包括IPTV机顶盒,很多用户有晚上不关机顶盒的习惯,实际上依旧在记录着收视行为,智能电视机则是目前的激活率不是很高,对数据回传造成障碍,加上品牌厂商的地域分布也易引起数据孤岛,而目前的OTT机顶盒用户直播行为已经变得比较少。

  “我们研究智能电视机的数据之后发现,大部分是非直播用户的数据。”因此在肖建斌看来,如果将智能电视机数据做简单结合是不能够反映全国电视观众直播电视的收视特征。

  因此在CSM与欢网合作实时数据的过程中达成了几点共识:一是数据到人,二是提供有方法的数据,三是这个实时数据是融合了欢网大数据和CSM抽样数据的一个融合产品。

  “我们内部定位是这套实时数据产品是为现有产品的实时化服务的。”肖建兵介绍,对第二天的收视形成预测是这套实时系统的主要目标所在。因此在终端数据的选择以及大小数据的融合上,CSM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目前欢网有4200万智能电视数据,CSM从当中抽取了50万,这50万挑选的标准是最大限度地接近全国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人均直播电视收视时长与目前电视收视的平均时长结构相吻合,而这50万智能电视样本也会按照地域进行加权。

  为了对第二天的收视做准确预测,CSM在数据融合的过程中引入了P值的概念,即用目前大数据集成的家庭收视乘以个人和家庭的收视比,而这个P值是基于过往的收视习惯得出来的,在一段时间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比如过去一周家庭和个体收视的情况,因此P值其实就是一个历史数据,对当下的数据形成预测。

  通过寻找到合适的P值,达到对第二天收视的准确预测,并将数据实现从终端到个体的连接,是索福瑞实时数据系统的最大特点。

  数据偏差的问题也是尼尔森网联很关注的问题,在张弘看来,目前在智能电视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偏差。“只依靠智能电视采集的数据做收视率最大的挑战不仅仅面临收视率绝对值低的问题,也面临着地域分布的问题。”

  张弘向“看电视”进一步解释,一方面智能电视有着用户分布偏差的问题,同时智能电视城市定位依靠IP,IP地址匹配一个城市会出现严重的IP漂移现象,这就需要对当地主要直播收视渠道的用户行为有足够的数据基础。

  张弘同时表示,实时收视率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但技术本身并不是问题,数据处理的经验累积显得更为重要,比如说如何用截断原理判断机顶盒用户中哪些是有效的常收视,例如很常见的用户开着机但是实际没有在观看的现象,这就需要很多处理经验和研究验证才能更准确的屏蔽这个误差。

  据张弘介绍,目前,尼尔森网联的实时收视率监测业务已经和不少广电集团有过多年合作。在前段时间,在官方微信上已经尝试完成了实时收视数据的公开直播,目前正在规划将更多的收视数据来进行公开和分享。

  目前电视业界对于实时收视抱有很大的热情,背后是多种因素在发生作用。在肖建兵看来,目前电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投入慢慢的变大,制作者的压力自然也慢慢变得高,这可能是业界对于实时收视非常迫切的原因。

  “但实时收视数据对电视广告投放与结算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也并没有简化电视广告投放流程或者提高其工作效率。所以对实时收视数据的未来发展更多是提升节目制作者对收视数据服务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肖建兵说。

  而在看来,对真实数据的渴望也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实时数据在当下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容易从源头上进行污染,是大数据的一个优势,他也表示,抽样调查和大数据毫无疑问都是科学的方法,但都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达到真实状态。

  除了提供附加产品和另一种维度的收视比照性产品之外,实时数据与大数据之于电视产业来说,还能提供哪些价值?

  告诉“看电视”,酷云一直以来都将自己定位于网络公司,而非收视调查公司,数据并不是商业变现的通道,“我们的变现模式其实和BAT一样,就是广告。”

  做家庭互联网的服务平台,聚焦于家庭智能化的电视大屏,了解这张屏幕背后的每一个人,接着进行精准化的广告推荐,包括硬广、软广、开机广告、贴片广告、定制广告推送等多样化的广告展示方式。通过广告进行变现,是酷云在当下商业变现的主要模式,或者说理想模式。

  大数据也的确能够为内容创作形成指导,剧本开发、播出平台的选择、明星的选择、广告植入的选择、收视率的预测等都是通过大数据能做到的,介绍,酷云在《神犬小七1》中就与制作方有过这样一些方面的合作,“其实就是中国版的《纸牌屋》的模式,虽然它本身的案例还达不到这个高度。”在他看来,未来的传媒大数据大有可为。

  尽管对于在当下的电视环境下,实时收视率对具体创作能够产生多少价值,张弘是抱怀疑态度的,但在他看来,大数据包括全样本的采集肯定是大势所趋,以及对大数据后面的人的研究,也是大方向所在。他判断,未来实时数据可能会变成社会化媒体的话题。

  “电视这块屏的发展的潜在能力是无比巨大的。”在看来,不是电视逐渐式微了,而是看电视的定义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直播、点播、其他的应用都成为看电视的方式。

  “年轻人不看电视的观点也是一种误解,四屏联网的时候,他们最终选择的还是电视,只是观看的方式变了。”将电视这第四块屏幕看成是网络争夺过程中的最后一块,也是被忽视的一块屏幕,“未来的趋势是智慧屏幕,这是我们这家网络公司真正关注的焦点。”